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道路绿化规划设计规范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宽度是怎么规定的?
  2. 为什么要进行道路绿化规划改造?
  3. 国道两侧绿化带宽度?
  4. 人行道入口的绿化带遮挡视线,严重引响行车安全,该怎样处理?

道路两侧绿化带宽度是怎么规定的?

1、 种植乔木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得小于1.5m;

2.、主干路上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宜小于2.5m;

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最新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行道树绿带宽度不得小于1.5m;

绿化带的常见形式

1、以绿篱为主的绿化带(1)两侧绿篱,中间是大型花灌木常绿松柏类,棕榈类或宿根类花卉

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最新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种形式绿化效果较为明显,绿量大,色彩丰富,高度也有变化。缺点是修剪管理工作量大,管理不到位或路口转角处处理不好,会影响司机视线。(2)两侧绿篱,中间是宿根花卉和小花灌木或草花间植。

色彩丰富,高度变化不如前一种明显,修剪工作量大,对司机视线没有影响。(3)单侧绿篱。

多在慢车道一侧和宿根类花卉,草坪组合,绿篱为直线或曲线式,形式较为新颖。2、以草坪为主的绿化带

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最新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适合于宽度在二点五米以上的绿化带,一种是草坪上植宿营根花卉或乔木,亦可种植花灌木。另一种是以草坪为主,草坪上布置少量花卉和小灌木,可以是自然式或简单的图案。3、以乔木为主的绿化带

这是应大力提倡的绿化带种植形式,绿量最大,环境效益最明显,主干高三点五米以上,对交通无任何影响,树下可种植耐荫草坪和花卉,美化效果明显,特别适合宽阔步的城市道路。4、图案式绿化带

什么进行道路绿化规划改造

道路绿化规划改造是为了在城市道路和交通基础设施中引入绿色植被,以改善城市环境、提升生活质量,并为人们提供更好的交通体验。以下是进行道路绿化规划改造的一些主要原因:

1. 美化城市环境:道路绿化可以增加城市的绿色面积,为城市居民提供美丽的景观,改善城市的视觉环境。绿色植被可以给人带来舒适感和愉悦感,增强城市的宜居性。

2. 改善空气质量:绿色植被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并吸附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通过道路绿化,可以减少车辆尾气的污染物对空气的影响,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3. 调节气候和降温效果:绿色植被可以吸收太阳的热量,并通过蒸腾作用释放水蒸气,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道路绿化可以减缓城市的热岛效应,改善炎热的城市气候,提供可持续的城市生态系统。

4. 减少交通噪音:绿色植被可以吸收和隔离交通噪音,减少噪音对周围居民的干扰,提高居住质量和生活舒适度。

国道两侧绿化带宽度?

城市干道规划红线外两侧建筑物的退缩地带和公路规划红线外两侧的不准建筑区,除按城市规划设置人流集散场地外,均应用于建造隔离绿化带。其宽度分别为:城市干道规划红线宽度26米以下的,两侧各2米至5米;26米至60米的,两侧各5米至10米;60米以上的,两侧各不少于10米。公路规划红线外两侧不准建筑区的隔离绿化带宽度,国道各20米,省道各15米,县(市)道各10米,乡(镇)道各5米。

(二)在城市高速公路和城市立交桥控制范围内,应当进行绿化。

人行道入口的绿化带遮挡视线,严重引响行车安全,该怎样处理?

人行道入口的绿化带遮挡视线,严重影响行车的安全,应该怎么处理为好的问题,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可以向交警部门投诉,陈述相关的情况,由交警处理,二是向城市园林规划管理部门投诉,由其整改,三是向***热线反映,由其协调解决。

一是按照《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进行,交通路口绿化带设计种植的是足够视距的低矮植物,充分考虑道路交通安全的需要

二是对现有道路绿化中路口花坛头15米以内的植物进行压低、疏密修剪以及移植更换,例如新中大道,已对机非隔离带花坛头中过高的灌木(含灌木球)进行压低修剪;对机非隔离带花坛头影响行车视线的乔木枝杆进行疏密修剪,并剪除过低的枝杆,枝下高控制在3.5米左右,保持行车视线通透;对机非隔离带花坛头成型的灌木球,无法通过修剪达到矮化目的的,***取逐步移植的措施,将影响车行视线的球类植物逐步移除,更换低矮的灌木,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

今后,将按照相关规定,严格源头审查把关,对新建道路绿化方案充分考虑交通安全因素,道路端口绿化选择低矮植物合理配置、种植,保证安全视距。同时,持续加强日常监管,积极开展隐患排查、处置,常态保持机非隔离带花坛头矮化修剪,确保人车安全通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